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You Only Live once
Life is more than living
Train insane or remain the same

2021年4月30日星期五

路西法效應(四)

大部分人雖然也都相信個人力量能戰勝強大的情境和系統力量,並且刀槍不入的錯覺。但維持這錯覺會令人掉以輕心,無法對抗那些隱晦的、不合乎社會標準的影響力,而使他們更易於被操縱。
實驗中「犯人」失去身份認同,持續服從於專制獨裁的行為控制之下剝奪私隱權及睡眠後,出現了被劫、依賴及憂鬱症候群,類似「習得無助感」(指一再遭遇失敗/懲罰,個人從經驗學習的消極屈從及沮喪,特別當失敗/懲罰是武斷,而不是偶發在身上更容易產生)
有一半犯人有嚴重情感及認知失而提早釋放(短暫而劇烈),而僅存5人大部分人逐漸變得只服從獄卒命令而不再思考,屈服於威權之下 v.s. 416英雄式消極對抗但不受犯人認同。
5486傑瑞是最平衡的囚犯,生存之道是盡量將關注點轉移至內在,而不再提供那麼多幫助給其它可能獲益的犯人
--------------------------------------------------------------------------------------------------------------------------

在監獄實驗前進行的3項人格測驗:
1. 威權性人格 F計量表(F-scale of authoritarianism)
2. 權術性人格 馬基維利量表(Machiavellian Scale of interpersonal manipulation strategies)
3.孔氏人格量表 (Comrey personality scales)

F 計量表: 事前獄卒和犯人的平均值差不多為4.8及4.4 (測量是否墨守傳統及絕對順從權威、不  具批判力)
犯人中5位忍受全實驗的平均分為7.8,而提早釋放的犯人平均分為3.2
而且參與的日數和F量表分數成正比,留下的時間越長,更有效適應威權並增長順從性。

馬基維利量表: 評估一個人對於在人際互動中運用權謀來獲得實際好處的支持度。
獄卒和犯人的平均分數為7.7及8.8。未有顯著的差異及和停留時間的關聯性。

孔氏人格量表: 由8個次量表組成,用來預測獄卒與囚犯間的性格變化。人格指標包括信賴、守秩序、愛整潔、服從、活動力、穩定度、外向性、陽剛性及感同身受(同理心)。
獄卒和犯人的平均分數並沒有顯著的差異,而提前釋放的犯人和完成整個實驗的犯人的後者在「服從」、「外向性」及「感同身受能力」的分數較高

**5486 傑瑞非常沉著穩健,在「穩定度」及「陽剛性」(不易掉淚、對羅曼史不感興趣)均高於其他人,特別在「陽剛性」得到最高分。

**819史都華 在「守秩序愛整潔」得分最低 (把囚房弄成垃圾堆)

**2093 中士 在「活動力」(喜愛體力活動、勞動、運動) 最高分

**416 克萊 在 「信賴」(相信他人基本上誠實) 分數較高

**7258 修比 在 「服從」(相信執法、接受社會現實、對他人不服從不滿) 分數最高

**「好獄卒」約翰‧蘭德里在「感同身受能力」最高分,「壞獄卒」瓦尼許最低分而在「信賴」最低分但在「關心秩序與整潔」最高分。

獄卒中的馬基維利量表中獲得高分,表現出冷靜態度,有效率、機械式並疏離的行為。但基本上獄卒/犯人的分數均屬正範圍(包括行為反常的犯人/「壞獄卒」)
-----------------------------------------------------------------------------------------------------------------------------

情緒形容詞自陳表

囚犯表示感受負面情緒次數是正面的三倍多
獄卒表示感受負面情緒僅稍微多於正面
***囚犯的情緒狀態表現表現較大波動性,變化程度是獄卒的2-3倍,後者表現出相對穩定性。
***活躍/被動面上犯人分數比獄卒高出一倍(更騷動不安)

在提早釋放和完成實驗的犯人和獄卒在情緒恢復上沒有差異,均由負面情緒回復至正面/平均值
-----------------------------------------------------------------------------------------------------------------------------
獄卒/犯人十種行為分析

獄卒: 下指令、羞辱囚犯、去個人化對待、侵略行為、威脅、問問題、提出訊息、使用工具對待犯人
**獄卒隨時間增加騷擾和羞辱的行為

犯人: 個人化/個性化方式對待、反抗(絕食)、詢問對方、提供資訊
**犯人隨時間減少活動並變得被動

-----------------------------------------------------------------------------------------------------------------------------
錄音帶分析(9類):
1. 問題 2. 提供資料 3. 提供要求 4. 下達命令 5. 正/負面看法 6. 正/負面評價 7. 個人化/去個人化對待 8. 繼續研究的意願/希望中斷 9. 希望未來以正/負面方式行動

*獄卒們幾乎和大多囚犯有相同程度的負面看法和自我評價
*犯人在囚房中的對話幾乎九成都跟監獄有關,只有一成個人/生平經歷介紹(反而沒有社交互動) 囚犯最關心的是食物、獄卒的騷擾,希望能開個會發牢騷,構想逃脫計劃,也關心其他囚室的犯人及一些孤僻囚犯的行為表現。

當他們有機會暫時遠離獄卒的騷擾以及無聊沉悶的照表操課,有機會藉由社交互動而暫時超越及拋開囚犯角色、建立自己的人格認同,但他們沒有。囚犯角色支配了個人的個性,監獄情境支配他們的世界。囚犯並不分享他們對過去和未來的期望,因此每一位囚犯對其他囚犯唯一了解都是以觀察當下行為表現為基礎。(p.269-270)
-----------------------------------------------------------------------------------------------------------------------------
只有當人擁有許多櫂力而且想要繼續享權力,或是沒什麼權力卻又想要更多時,權力議題才會受關注,權力之吸引人,主因是享有權力的人可以任意支配資源。
人若處在無法依經驗法則行動的新環境中,情境力量的影響最為顯著。在這類情境中,經驗無用,預期也被打破了。人格變項的預測力變得很低,因預測力依賴想像的未來行動估計,而未來行動則以過去熟悉的情境中的典型反應為基礎。(需要以「情境分析」為出發點)

規則的外化(externalizing regulations),制定什麼是必需、什麼是可接受、可以得到報償,以及什麼不被接受並因此受懲罰。當時間久,規定逐漸有自己的生命,不受控制並擁有合法的威權:即使規定不再適用/變得含糊不清/執行者的任意詮釋而變化,仍屹立不倒。(亦包括潛規則)
現實中,人扮演多重角色,有些角色是互相衝突,有些則可能挑戰我們的基本價值與信念。當角色行為得到報償/角色界限僵化並因此賦予既定情境許多限制,人們會受角色影響而不受控制代入。

角色分隔(compartmentalization) 的自我防衛機制,允許我們在心智上接受相衝突的信念與期待,讓它們成為彼此分隔的密室,以避免爭執 (牧師可是成為戀童犯,好丈夫可以成為姦夫等等)

匿名性及去個人化
當人在情境中覺得自己擁有匿名性,覺得沒有人會意識他們真正身份時,個人責任歸屬下降,反社會行為也比較容易誘導出現。假如情境本身又允許個人衝動、服從指令/鼓勵建立一些不合規範的行為,令情況更嚴重。去個性化助長暴力、破壞公物,偷竊等越界行為,尢其當情境支持這些反社會行為。群體中去個人化,心智運作方式會改變,感覺支配理性。

認知失調對邪惡的合理化
公開扮演跟自己私下信念相反的角色會產生認知失調行為與信念不一致,以及行動不是隨恰當態度而產生都是認知失調出現的條件。失調是一種緊張狀態,它會強而有力地刺激個人改變公共行為/私人觀點,以減低失調程度。人會盡力拉近信念與行為差異,以達到某種功能性統一。差異程度愈大,達成調和的動機就愈強,而人們也會期待看見愈極端的改變。
例如:你有許多理由去傷害一個人,反而很少出現失調或者生命受威脅/職責上服從權威/有豐厚報酬,一旦從事這類行為的正當理由減少,失調的效應卻會開始增強。

在人們擁有自由意志時,或當情境壓力迫使他從事與信念不符的行動,但是一時失察/無法全然贊同這樣的行為時,失調程度會升高,試圖去降低失調的動機也會最強。如果與信念不符的行為屬於公開行為,否認修正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改變的壓力會施加在認知失調方程式中軟性的元素上,也就是屬於內在、私密的部分,亦即價值、態度、信念,甚至是知覺感受上。

在許多情境中,認知失調的情形被承諾掩蓋,令明智的人受矇騙,做出非理性的行動,做出違背信念的行為後為當中矛盾合理化及辯解。(人對認知失調不敏感)
社會認可的力量(人對此力量也不太敏感)
人們需要被人接納、被人喜歡、被人尊敬,這意昧行為需符合社會/群體的期望。力量之強烈使人優先服從陌生人告知的「正確」行為,即使行為極端地愚蠢怪異。

現實社會建構
獄卒身穿軍裝制服、警棍、哨子及太陽眼鏡,而囚犯則是囚衣、腳鐐。情境上的差異不單是服裝,而是心理上人們賦予情境的理解和意義,建構成社會現實。而且會強化/修正人們信念及觀念達致自我實現預言。實驗中1. 囚犯忘記了實驗合約可隨時離開而成為自我囚禁的人 2. 假釋委員會,囚犯接受假釋委員會建構出的社會現實而不是基於個人最大利益採納維護個人自由的社會現實>>>>>套牢在監獄的社會現實。

去人性化;否定他人價值
透過感情理智化、否認及孤立等心理機制,我們從意識中貶低/抹消「他者」與我們共享的人類特質。相對於人性關係中的主體性、個人性和情感性特質,去人性化關係則是客體化、分析式而且缺乏感情/移情作用。人性化(I-Thou) 我<<<>>>你關係,去人性化(I-it) 我<<<>>>它關係。在緊急情況、危機發生/需要侵入他人隱私領域時,的確有必要暫時擱置正常的情感回應,去人性化發揮適應作用:如外科醫生執行搶救生命的手術任務。
實驗中囚犯失去自由>>>>到失去私隱>>>>到失去個人的身份意義
完整的去人性化過程,將他們從過去、社群及家庭割離,由當下現實取代正常的現實,壓抑自己的情緒反應直至崩潰。

系統創造情境,提供制度性支持、威權及資源使其順利運作。系統權力是授權或是制度化許可,包括授權和許可,從事規定下的行為、禁止及懲罰違背規定的行為。更可提供「更高的威權」,這更高的威權批准新角色的扮演、新規定的服從,也批准通常在一般情形受法律規範及倫理道德限制的行動。>>>>>>通常披著意識形態的外皮,用來合理化為了達到某個至高目的所需採取的任何手段,而且通常不會受任何挑戰質疑。當權者將政治綱領包裝成善良、正直的道德律令。
人會開發新語言包裝反人道的行為,在納粹德國曾以Sonderbehandlung (特殊待遇) 、Sonderaktion (特殊行動)、Umsiedlung (遷移)、 Evakuierrug (撤出) 等等種族滅絕代號,縮寫SB
系統對情境的影響力最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